眼部整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整外史话3新中国时期整形外科界最具代
TUhjnbcbe - 2021/2/26 16:12:00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15/5544833.html

导语

医院首席专家暨名誉总院长李世荣教授主编的《中国整形美容外科史》即将出版。我们将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整形美容外科史话进行系列连载,为期六周,每周一发布,以飨读者。

点此回顾连载6-1《中国近代西医及整形外科的启蒙》

点此回顾连载6-2《中国整形外科的奠基人》

连载6-3

·整形美容外科史话·

对中国整形美容外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新中国时期整形外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

作者:贾树蓉张正治李世荣马溶

本篇继续介绍专家学者,他们是解放初期参加工作并从事整形外科专业,在该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老一辈“整形人”的传、教、帮、带下,在环境艰难、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努力学习,艰苦创业,奋勇拼搏,承上启下,架起了我国整形外科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桥梁。

1

王大玫

王大玫(—年),江苏吴县人。是我国早期为数不多的女性著名整形外科学家。她出生于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家庭”,父亲王应伟是留学日本的天文与气象学家,大哥王大珩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即从事成形外科工作。年参医院成形外科的创建工作,并先后医院、医院担任外科总住院医师、局部解剖手术学教研组主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成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抗美援朝后,她积极筹备中央*委委托举办的“全国首届外科进修班”;年为1例黏液肉瘤已侵及额骨大脑额叶的患者,做了中国首例颅面外科手术并获得成功;l年12月在昆明成功完成了“寄生性头部连胎的副头切除”手术,新闻电影制片厂特为此拍摄了一部名叫《双头人》的电影,影片拷贝被美国购买并作为珍贵文献收藏;年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男性变女性的变性手术;年率先将铜针留置术应用于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解决了当时整形外科十分棘手的难题,之后她又用这一方法成功治愈了许多蔓状动脉瘤等血管疾病的患者;年成功指导完成了国内首例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的改进手术,为当时经国内外专家会诊认定为无法手术的、严重创伤性尿失禁患者解除了痛苦。先后在国内开展了用鼻中隔黏膜软骨修复眼睑内叶缺损和气管缺损;用带肋软骨膜的肋软骨再造颈段气管;用各种肌瓣、筋膜皮瓣、复合瓣等进行全身各部位的修复与再造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在我国的整形外科中均属首创。王大玫既有精湛的临床技术,又致力于学术研究。在国内外等学术杂志上先后发表了《颅骨双侧冠状缝过早闭合的治疗》《自体组织移植修复外伤性喉、气管瘢痕性狭窄》等50余篇文章。年、年应美国整形外科学会教育基金会主席G.S.Brody邀请,两次赴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先后在美国14个城市的医学院作了《关于整形外科中若干疑难病症医疗方案的设计》等学术报告,引起同行极大的兴趣和反响;年被美国Virginia大学医学院聘为整形外科客座教授,并担任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通讯员及美国《欧洲整形外科》、以色列《国际整形外科》杂志编委。王大玫曾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第二届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府第四、五届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编委。年、年、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年荣获全国及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年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年被中华医学会表彰为对医学科学及学会发展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她先后主编出版了6部著作。年《外科手术学与局部解剖学》,此书曾长期作为医科大学授课的基本教材;年《实用外科手术解剖学》;年《成形外科学讲座(头颈部)》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云南省科技图书一等奖及科技成果二等奖;年《美容外科简明手术学》、年《眼部整形外科学》、年《现代整形外科诊疗手册》。参编了《局部解剖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家驷外科学》《整形外科学》等10余部著作;翻译了《皮肤移植术》,参与翻译了《克氏外科学》等3部著作。

2

高学书

高学书(—年),浙江海宁人。为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发展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作出了杰出贡献。高学书年毕业于浙江前国立英士大学医学院(原名省立浙江战时大学,年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大部分转入浙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第二医院(以医院)从事整形外科工作。曾历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等职。医院整形外科为国内第一批整形外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年参加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立二等功1次。曾参加*委整形外科加强队,辗转东北、华东等地,通过为战伤畸形患者做矫畸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是国内最早开展手和面部深度烧伤切痂植皮的手术者之一,开拓了整形技术为烧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新领域。在对晚期烧伤畸形的治疗中,他亲自参加了千余例手术,创立了多种畸形修复的术式,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了致残率,为界内广泛采用。曾于年发表了《手部三度烧伤的早期修复》的总结性文章。他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显微外科应用和研究的学者之一,年初举办了显微外科培训班,培养了包括杨东岳教授在内的一批显微外科专家。年10月,高学书在美国《JournalofReconstructiveMicrosurgery》上发表论文,报道应用皮瓣行阴茎再造,其中案例1是在年6月使用自由皮瓣行的再造术。他的成功实践推动了阴茎再造手术和显微外科的进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他曾兼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显微外科学组副组长、总后勤部显微外科专业组顾问以及《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编委等职。他曾主编出版了年《整形外科学》、年《烧伤整形再造外科学》。参编了《整复外科学》《*家驷外科学》《烧伤理论和实践》等大型书籍的专章。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3

孔繁祜

孔繁祜(—年),河北满城人。孔子第74代后裔。是最早注重并系统查阅中国整形外科历史的学者。孔繁祜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就医院外科;年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荣立两小功;他参与了北医三院成形外科的创建,亲历了整形外科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过程;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年先后任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成形外科副主任、副教授、教授。他知识广博,学风严谨,手术技巧高超娴熟,尤其对眼部整形手术,如眉或眼睑缺损、眼窝狭窄、眼球摘除后睑板凹陷畸形等的修复再造、烧伤后耳郭缺损及严重型鞍鼻的整形术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孔繁祜既是一位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学者,也是我国整形外科史研究的医学史者。他先后在《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北京医学》上发表文章,总结了整形外科的发展进程。如“—年北京地区整形外科进展”“我国整形外科五十年进展”“我国整形外科12年(—年)来的进展”等。其中发表在《中华医史杂志》上的“我国整形外科溯源及其早年发展概况”,通过查阅解放以前的医学期刊文献资料,提出“可以确认我国整形外科最早出现于年,由倪葆春创建”〔注:本文在编撰中查证:上海同仁医局(现上海交通大医院)在年10月就已添设了整形外科门诊〕。此外,他还大力呼吁要重视图书资料的留存和标准化管理,以及整形外科照片的拍摄和资料的保存,并首先在北医三院成形科建起图像资料室,建立了孔繁祜分类法。他还是我国倡导整形美容外科名词标准化的先行者,这些都展现出一位老专家的远见卓识。孔繁祜曾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科学委员会二分会委员(此分会已撤销)、《中华外科杂志》连续三届编委、《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终身荣誉主编、《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文总编审(连任15年)、《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卫生部科学委员会整形外科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等职务。他曾主编出版了年我国首部《实用成形外科手术学》;年《整形外科手术失误及其处理》任副主编;年《北医三院成形外科60周年纪念画册》。参编出版了年《成形外科学概要》、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年和年《整形外科学》、年《现代整形外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中的《整形外科名词审定》《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外科学部分。年合作共同汉译出版了LanT.Jackson的《Localflapsinheadandneckreconstruction》。曾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医学期刊中发表论文60余篇,并在《中级医刊》《大众医学》《健康之友》《中国红十字报》等多种报刊杂志上撰写有关整形、美容外科等科普文章。

4

郝新光

郝新光(年),辽宁省辽中县人。是我国较早开展美容外科的学者之一,他创建了广东省第一家整形外科。郝新光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第四*医大学医学本科,医院整形外科,师从宋儒耀、桂世礽等;年协助宋儒耀筹建了中国医学科医院,开院后分配到整形烧伤科;年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医学科学院系统赴湖南湘阴下乡医疗队,由前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组队,医学科学院院长*家驷任队长,队内有多位著名专家包括张学骞、林巧稚等,郝新光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医师之一;年由卫生部任命调医院工作至今。在省内最早创建了整形外科和整形外科研究所,并担任学科带头人。是广东省最早的整形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在整形外科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年为迎接全国第八届外科学术会议,他负责医院整形外科自建科(—年)12年间例烧伤瘢痕畸形病例及整形外科的相关研究和治疗经验,共撰写论文12篇。其中在“厚中厚皮肤移植术在手部烧伤畸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中厚或厚中厚皮片游离的受区,在病变切除时保留皮下组织的深层(模型层)。文中首次报道了对大组病例系统治疗的经验总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推广了真皮下血管网是皮瓣供血的组织结构,为确保皮下血管网的完整性,认为可以削薄皮瓣,并将其一次性地用于皮瓣移植,即“超薄皮瓣”的前身。年首次成功救治高压电击穿胸壁、心包、肺、胸腔内侧壁和横隔烧焦、3条肋骨烧断的危难患者,创造了大面积严重电击穿通伤救治的奇迹,在烧伤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最早在广东地区创办了整形外科专业进修班。郝教授领导的科室连续15年获本单位先进单位称号;年被广东省卫生厅、省高教厅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五个一”工程重点学科;年获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先后获省、市科技成果奖24项,其中“烧伤瘢痕畸形治疗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委二等奖;“前臂游离皮瓣行鼻筒术”“鼻再造术与相关新方法研究”“皮瓣临床应用与研究”多次获省、市科委科技成果奖;“自创应用胸大肌面皮瓣形成预成鼻修复全鼻缺损”获淇江市科技金奖。首批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终身荣誉主编;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

5

杨果凡

杨果凡(—年),黑龙江省北安县人。他不仅创建了沈阳*区总院整形外科,而且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整形美容外科专业杂志,即《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现用名《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他是“中国皮瓣”的创始人。杨果凡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年4月任医院(医院前身)*医;年任医院外三科副主任;1年5月任医院外五科(整形科)主任;年兼任第四*医大学整形外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第三*医大学脊髓损伤与生物医学工程客座教授。年杨果凡教授开始从事烧伤整形专业,他亲手创建了医院整形专科。年在国内最先开展下颌骨肿瘤切除即时自体骨移植术;年先后开展了皮肤磨削术及阴茎再造术;年发明了胶封疗法治疗烧伤的新技术;年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手术;1年发明了“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年发明了“臂外侧皮瓣及二级串连皮瓣”游离移植术;年在第八届国际整形与再造外科学术会议上,国际整形界将“前臂皮瓣”誉为“中国皮瓣”,被英、美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临床;年5月在首届全国美容外科会议上提出了“美容护理”新概念。他的一生坎坷,屡遭磨难,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肺癌术后,他不顾赢弱的身体,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两年多的努力,创办了《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现用名《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临终前,病房床头上仍堆放着很多他审阅的稿件。他是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活动的奠基人之一。自年以来,被历届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推举为中方会长;年被日本成形外科学会聘任为国外会员;年被聘为国外名誉会员,是日本医学会唯一的亚洲名誉会员。1年后获得国家、*队、省级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三等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曾荣获*队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科室集体二等功1次。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起享受*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年作为全*英模代表,参加建国45周年国庆观礼,受到国家主席和*委领导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年兼任中华医学会首届整形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总后勤部卫生部第四届、第五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年兼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年创办了《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现用名《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并任主编;年兼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名誉顾问,以来兼任全*烧伤整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年兼任辽宁省美容医学与美容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他参编了《显微外科学》和《整形外科学》。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年10期

作者单位:《中国整形美容外科史》编辑部,重庆

原文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整外史话3新中国时期整形外科界最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