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多地医美监管持续加码,行业乱象频出或存四大根源
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有本质区别,目前部分医美机构存在的问题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北京报道进入年,国内多地继续加大对医美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如年1月14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万鹏龙要求大力整治医美行业乱象,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月6日,根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年青岛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全年共查处医疗美容违法案件起,罚没款.23万元。另外,近日西安市相关部门成功捣毁一家制售肉毒素等医美药品的“黑窝点”,查获成品药26个品规(盒),半成品药14个品规(瓶)等。
医美行业为何成为强监管对象?不规范行为频出背后原因何在?哪些办法可以进一步促进医美行业规范?
近日,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副总监秦望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根据我国年通过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中的定义,“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所以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有本质区别,目前部分医美机构存在的问题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医美自身消费属性较强、高质量医美服务供给不足、效果评价具有主观性等。
秦望岑进一步表示,近几年医美监管力度加大,希望行业规范稳健发展能从两方面进一步发力——第一,医美机构要在人才、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和规范标准;第二,通过加强医美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美行业监管效率。
同时,秦望岑强调强监管对目前已规范化运营的医美机构,以及上游的医美器械生产企业是重大利好,更多的市场机会、社会资源都会进一步向规范化行业参与者聚集,有利于医美行业高质量发展。
医美机构存在的六大问题
据分析,虽然近几年医美行业逐步规范化稳定发展,但目前还是有部分机构存在无医美执业资质、超范围服务、虚假宣传、非法行医、信息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1、无资质机构。根据艾瑞咨询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家,经过估算全国依然有超过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近年来国家监管和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无资质机构数量明显减少。
2、超范围经营。上述艾瑞咨询白皮书显示,在合法医美机构中,依然有15%(超过家)的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属于违规行为。
秦望岑表示,医院(包括拥医院、医院医院)和门诊,“依据手术项目难度、复杂程度以及风险大小等,医美外科手术分为四级,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风险逐级递增,部分门诊只能提供一级二级项目,但实际却在开展更高级别的项目。”
3、虚假宣传、过度承诺。部分医美机构为了获客,夸大自身医疗水平、机构资质、医师背景等,部分还存在术前夸大效果和过度允诺的现象。
根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数据,年至年,朝阳法院审结医疗美容纠纷案件件,涉诉医疗美容机构有77家,其中因违规发布广告、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的有46家,占涉诉医疗美容机构的59.7%。
4、非法行医。上述艾瑞咨询白皮书显示,合法医师仅占医美行业28%,由于黑产业“来钱快、诱惑大”,滋生了大量通过非法培训机构短期速成、自称“医生或专家”的非法从业者,根据中整协统计,国内非法医美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
5、使用假货水货。有数据显示,目前医美市场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仅为33.3%,即每3支针剂当中,就有2支是水货、假货等非法针剂。
6、信息记录不规范、不透明。秦望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医美“病历”要正确、详实记录消费者就医的每个环节,发生医美纠纷时才能还原事实。
但是根据上海长宁法院曾发布的《-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分析,目前医美纠纷证据举证存在三大难题:第一,鉴定材料收集困难,如病历的缺失、不完整;第二,病历材料由医美机构单方面保管,导致双方对资料客观真实性争议较大;第三,病历材料涉及多个机构,但其他机构拒绝提供材料。
医美问题背后的四大原因
医美行业产生上述问题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自身消费属性较强、高质量医美服务供给不足、效果评价具有主观性等。
1、医美消费属性强。医美在专科领域比较特殊,消费属性较强,联合丽格集团董事长李滨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疾病医疗目的是治病,医美等消费医疗目的是解决需求和问题,进而导致消费医疗选择性极强,而且部分需求可以被调动。另外,疾病医疗可以由医保支付部分费用,消费医疗则完全自费,消费属性进一步增强。
2、高质量医美服务供给不足。一方面,近年医美需求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仅次于肿瘤专科。根据《更美医美行业白皮书》,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约亿元,预测年度医美市场规模约达亿元。另有数据显示,相比美国、韩国,中国医美市场全国人均消费额及每千人诊疗次数渗透率拥有至少4倍以上增长空间,年至年的中国医美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仍将超15%。
另一方面,医美医生缺口大,进一步造成供给不足。据了解,正规医美医生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8到10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非多点执业情况下,国内家医美机构医师的标准需求数量达人,但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仅人,缺口达6.8万人。另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数据,美国每百万人整形外科医生保有量为20.18位,日本为17.54位,而中国仅2.88位。
3、医美效果评价具有主观性。秦望岑表示,医美的医疗效果既有医疗技术成分又有艺术审美成分,由于审美不同,往往消费者有很多主观评价存在其中,导致医美纠纷问题解决困难,这也是医美消费属性的体现之一。
据上海长宁法院分析,医疗美容与传统医疗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医疗效果目前尚缺乏统一、细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因为医美效果多是主观评价,易受到自身审美修养、喜好及他人评价的影响,无客观损害证据。就诊者从美学角度主张的医美服务问题不属于法院认定的人身损害范畴,因而往往难以得到法院支持。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医美行业问题或许还与部分求美者消费能力不足有关。有相关业内人士分析,人的爱美之心并不会因经济条件差就有所减弱,三四线城市也存在大量医美需求,这就给黑医美提供了生存空间,部分黑医美客源比正规医美机构还多,价格低是重要原因。
据天猫方面数据,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平台录得医美订单平均客单价元,相比之下,以三线城市洛阳为例,年洛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月均元。
监管趋严推动医美高质量发展
秦望岑表示,近几年监管各部门积极出台各类相关文件以推动医美行业规范发展,文件强调医美机构自我管理和行业纪律,明晰监管重点,建立社会投诉机制,并不断加大打击黑医美的力度,对医美广告也进一步监管趋严。
据相关梳理,年以来,医美整治行动连续进行,仅年就出台11份全国性医美监管相关文件。到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八部委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秦望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医美行业各个环节监管主体逐渐清晰,地方监管逐渐落地,监管路径也逐渐清楚,有很多新出的监管政策刚落地,未来几年,医美行业监管效果会进一步体现,利好规范化运营的连锁医美机构,医美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秦望岑进一步表示,促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医美机构要在人才、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和规范标准;第二,进行医美信息化体系建设,相关研究显示,信息化技术可提高监管效率。
那么民营医美机构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和规范标准?中医院相关负责人曾分析,医院人才和技术实力雄厚,可以通过输出品牌、技术、管理等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效应、人才和技术优势。
医院和医院医院,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为核心,以医院院区为医疗基地。医院负责派出一定数量各科室医院,并定期派出一定数量医院坐诊,双方在利益分配上按协定比例提取,合作期限也在合作协约中注明,合作期满,根据合作效果确定是否继续合作。
据了解,温医院医院曾采用此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明显提高。
对于医美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显示,信息化技术可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率,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监管可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实现对医疗机构实时监控和医疗服务过程监控,应作为主要监管方式推广。
另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需求推动数据的上报与共享,而在医疗市场中,政府规制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规制信息的数量与质量,科学、完善的医疗信息化监管体系的建立则是助力政府实施规制的必备基础。
据了解,电子病历是医美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北京医美镜医疗美容争议与调解中心理事长刘峰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电子病历是对正规医美机构的信用背书,通过电子病历的客观记录,使非法产品、非法药械、非法医师、非法诊疗、超范围经营等行为无法在电子病历上记录,促使非法行为没有生存空间。但是在没有政府监管部门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医美机构多数没有动力投资建设电子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