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连线进行5G远程手术。
本报记者李如意通讯员胡程利曹丽
8月下旬,医院专家门诊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助理徐海荣再次坐在了那张熟悉的诊桌前,一边耐心询问患者病情,一边认真向身边的医生讲解着治疗要点。“再次‘回家’,感觉很亲切。”徐海荣说。
京张医疗合作始于年。7年来,京张两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医院为平台、挂职专家为纽带,在医院管理、诊疗技术、科研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张家口市累计接诊门诊余万人次,减少进京就诊患者35万余人次,以脑科中心等为代表的区域医疗中心初具规模,协同效应愈发凸显。
全面对接多种模式并行
年11月4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杨岸超通过5G网络,与医院副院长贾旺,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病区主任张建国视频连线,共同完成了河北省首台、国内第三台5G环境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注册误差仅0.16毫米,远超国际标准,病人的预后效果也远超预期。
“机器人远程电极植入术对于张家口市来说,是一个新的跨越。它标志着京张医疗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医院党委书记乔春友说。
年8月,医院与医院共建“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以选派专家常驻、共建专科、人才进修、科研教学等为基础,探索出京医院“天坛模式”,拉开了京张医疗合作的序幕。年10月和12月,医院参照“天坛模式”,又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成立“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心脏中心”,形成目前全国医院医院的“三帮一”合作模式。
同样是北京专家常驻,医院在选派一人赴医院挂职的同时,每月还安排两批次涉及其他专业的专家出诊、查房、病例讨论、指导手术和授课。自年2月合作以来,已选派专家批次人,直接接诊患者人次,疑难病例会诊例,开展学术讲座余次,手术台次,形成了加强版“积水潭模式”。
医院合作过程中,医院确定了发展“大专科、小综合”的整体思路,突出眼科、耳鼻喉科、医疗美容整形科三大特色,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利益分配方案,形成了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同仁模式”。
作为河北省首个与北京签署医疗合作协议的地区,7年来,张家口市已有9医院与北京11医院建立了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多种合作模式的推动和促进下,医院、合作学科的合作项目、合作范围、合作层次得到全方位的拓展深化。
合作共赢实现同质运行
合作只是基础,共赢方可长久。有了北京挂职专家的不遗余力,一支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也在悄然间逐步形成。医院(张家口)心脏瓣膜中心在医院揭牌成立,心内四科主任赵庆丰曾参加武汉抗疫,正是在京张合作的大潮中,医院心脏外科曹向戎,心脏内科郭雪原、薛玉国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医院本地医师团队中的骨干;两年前,医院挂职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眼外伤科副主任吴群已经能够独立为晶状体脱位的大硬核独眼病人进行手术,成功填补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相关诊疗领域的空白。
年以来,北京已累计选派63名专家到张家口挂职副院长或科室主任,医院和派驻专家的指导下,医院新设科室29个,打造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培养学科带头人57名。与前期相比,各合作学科手术例次平均增加63.9%,三四级手术平均增加68%,本地医师完成手术比例由原来的不足三成增长到接近七成。随着本地医生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合作正让张家口各合作学科从“各自为政”的状态,逐渐实现与北京诊疗的同质化运行。
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水平
截至去年底,借势京张医疗合作及医院平台,张家口已由挂职院长或专家导师开展院内培训次,培训医护人员人次;举办大型学术活动70场,参加人数人次。开展远程教学次,会诊患者余人。高频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医院、合作学科持续快速提升自身综合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
大量优质资源下沉带来的是张家口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合作学科累计接诊门诊余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1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5万例,会诊疑难病例6千余例。其中门急诊人次平均增长56.3%,出院人次平均增加33%,手术例次平均增加63.9%,三四级手术平均增加68%,更多患者实现家门口就医,当地诊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具规模。
张家口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张家口将继续强化与北京市卫健委、河北省卫健委的沟通,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巩固合作成果,将京张医疗协同发展之路越拓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