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依妮
“变美三件套”从曾经的美甲、染发、种睫毛,变成了如今的水光、肉毒、玻尿酸。
“想要变美”是几乎所有人的想法。/Uns37岁的应采儿在一档节目中自曝,会定期去打瘦脸针、玻尿酸、肉毒素,还要做热玛吉。
没错,医美这件事已经普遍到能让女明星放到台面上说了。在“人均热玛吉”的时代,医美正变得平民化、普遍化。
近年来,医美消费市场的变化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医美市场的消费主力。当代青年对于抗衰老以及医美消费的态度与选择,已经有了明显不同。某医美App与第一财经联合发布的《新青年抗衰老调查报告》显示,90后对“抗衰老”的重视远远高于80后,在被问及最想尝试的医美项目时,有48.16%的人选择“提拉紧致”。看来,怕老不仅是女明星的焦虑,更是一种时代焦虑。
韩国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发展医美产业,之后医美产业成为韩国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医美大国,韩国满大街都是“人工美女”。据说几乎每个韩国女生在18岁时都会获得家长给的一笔“整容基金”,以此作为“成年礼”。
从人口比例来看,韩国是整形外科医生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为自己的美貌“升级”,其中不乏中国人。
韩国的医美行业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前往。/Unsplash
医美行业早期在中国推广的时候,人们对于“整容脸”一词是明显排斥的。由于费用过高,医美最初只是少数有钱人的体验。随着综艺、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以及素人的爆红,“颜值经济”的“政治正确”有目共睹。
躲过了热玛吉与水光针,
却入了玻尿酸的坑
如今,整形从外科手术演变成医疗美容,不再局限于作为面部修复的治疗手段,而是成为追求美的捷径。“变美三件套”从曾经的美甲、染发、种睫毛,变成了如今的水光针、肉毒、玻尿酸。
徐熙媛(大S)曾在书中写道:“如果没有玻尿酸,我一天都活不下去。”其实,何止她活不下去,恐怕整个娱乐圈都活不下去了。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制造国,垄断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
玻尿酸的兴盛,源于医美整形行业的崛起,如今,网红人均玻尿酸、热玛吉已成常态。在小红书上,一名博主称砸了4万元找了给伊能静做热玛吉的医生,而普通热玛吉只需2万元左右。她表示,自己看中的是这双手,能配合她的脸形做热玛吉。
三十出头的琳琳是上海的一个普通上班族。今年年初,她在脸上做了玻尿酸填充和肉毒去皱,共花费15万元,手术过程2小时左右。虽然费用不低,但她算了一笔账:医院说的玻尿酸能维持两三年效果,平摊下来一个月也就几千元。她认为这项投资是值得的。
“躲过了热玛吉和水光针,却却入了玻尿酸的坑”。/Unsplash
相貌姣好的她在28岁时接触医美,从护肤项目入门,现在已经把所有项目都尝试了一遍。琳琳说:“以前,我一直认为医美既神秘又昂贵,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渐渐地,身边的姐妹开始做医美,聚会时大家都在聊最近谁变美了。我在她们脸上看到了医美的效果,说不心动是假的。后来我发现,很多光电类护理项目费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天价’,一次一千元到上万元不等,项目可选择性很多,丰俭由人。虽然我的工作并不需要靠脸吃饭,但变美之后,我变得更开朗、自信,也更愿意参加社交了。”
随着年龄和收入增长,琳琳也开始尝试一些更“激进”的医美项目,比如最近热门的热玛吉和玻尿酸。她说:“有段时间很多姐妹给我安利水光针,但因为我怕疼,一直不敢尝试。没想到,躲过了水光针,竟入了玻尿酸的坑。”
这种不用动刀就能变美的方式,被称为轻医美。轻医美的维持时间较短,比如肉毒素、玻尿酸的维持期通常只有半年左右,之后药物被分解代谢而失效,若想获得之前的效果,只能再次注射。琳琳说:“微整形的好处在于你还是原来的你,没有变成千篇一律的整容脸,只是变得更年轻。针剂类项目的安全性比动刀子要高,但凡涉及风险稍大的治疗,我会通过身边做过的人去了解,也会在小红书和新氧上做功课,看看博主们的推荐或者避坑帖。”
和琳琳一样,许多人对医美的态度从不接受变为依赖,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随着大众对医美接纳度的提高,对医美的需求也在加速释放。
《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遭遇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家,市场规模达亿元,占全球比重17%。以医疗美容为代表的美容消费需求,已成为继住房、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
数据还表明,在中国,全民医美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且有低龄化趋势。从消费人群年龄层看,00后占比达到15%左右。尽管其数量与90后消费人群(47%)相去甚远,但增速极快。
在医美行业,00后消费水平占比虽然还只有15%,但增速极快。/Pexels
某医美机构负责人说:“每年七八月的暑假是我们的‘旺季’。一些学生会来割双眼皮,做鼻子整形或消除脸上的痘印,当中不少还是父母带来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大部分年轻父母愿意满足孩子对外在美的要求。”
男人也开始走进医美机构
全民医美时代,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追求精致外表。
“男色经济”盛行,医美市场迎来了更多男性的加入。北京某医美机构负责人透露,最近两年,男性医美消费者明显增多,几乎每十个来接受面诊的消费者里就有一个是男性。
根据《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有46.52%的受访男性尝试过文眉、文眼线、种睫毛,近60%的受访男性尝试过水光针、热玛吉、光子护肤等医美小手术,尝试过面部护理的男性更高达72.73%。此外,消费医美的男性群体更加年轻,在19—22岁年龄段尝试过医美的男性比例已经超过女性,00后男性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增长点。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Jason说:“艺术类学校里,‘颜值即正义’是大家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且不说做过医美的女同学有多少,就算是男同学也有不少做过医美。这对于艺术生来说太普遍了。”
对于“变美”这件事,男生也不甘示弱。/Unsplash
Jason内分泌失调的时候会长痘痘,他从高中开始就经常去美容院刷酸。后来在朋友推荐下他做了鼻综合,他感觉自己五官更加立体,眼神也变得深邃迷人。目前Jason正在做牙齿矫正,课余时间他和朋友一起拍短视频、做直播。他希望毕业前能接到一些剧组的邀约。
和热衷于热玛吉、玻尿酸、瘦脸针等非手术类小项目的女性不同,男性更倾向于手术类项目,故而掏的钱也更多。年“双十一”期间,某电商平台的医美医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成为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项目,平均客单价达元,这其中有近三成订单来自男性消费者。
男性消费升级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更迭,是男性选择医美的主要原因。一直处于被审视地位的女性,也开始审视男性的外貌。
男性最热衷的医美项目,植发排在眼部、骨骼轮廓等前面。目前,市面上的植发项目,定价区间是每单位10—20元,而每次植发手术动辄上千个单位,一台植发手术下来,花费几乎都在万元以上。
大部分男性的需求,就是尽量不被人看出自己做过医美或整形,希望不留痕迹。
花钱就能消除焦虑,何乐而不为?
任何时代的审美都是多元的,但仍存在某种审美趋同。消费者今天的消费意愿,已经从单一单点的整形诉求向以效果为导向的综合解决方案转变。
李喵喵认为,“只有这个大小的胸部才能匹配我的臀围”。/Pexels
90后的李喵喵是一个有80万名粉丝的健身网红博主。她医院打一次玻尿酸,身材原本就火辣的她还去隆了胸,她说:“只有这个大小的胸部才能匹配我的臀围。”作为网红博主,李喵喵并不避讳自己热衷医美这件事,甚至经常和粉丝分享医美经验和心路历程。
“你们看过《飘》吗,文中的斯嘉丽为什么那样迷人,有那样感染人的人格魅力?就是因为她太真实了,让人觉得她是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一个美丽的空壳。”李喵喵自问自答。
李喵喵喜欢斯嘉丽,因为她会不顾一切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像其他上流社会的女人那样,明明想要却装作不在乎。李喵喵认为,当代女性的爱美之心也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如果有容貌焦虑,那就想办法改变。
李喵喵说:“我偶尔也有外貌焦虑。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身材已经很好了,怎么还会焦虑?但我的工作需要经常拍照,我本来就是一个对自己很苛刻的人。美貌和身材都是需要下功夫维持的,现在医疗美容的信息正在变得越来越透明,手术、器材、材料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公开。”
有网友指责李喵喵天天聊自己如何变美,是在给大家制造焦虑。李喵喵说:“很多人都说自己有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焦虑就是因为戳中你了,所以你急了,没别的。在我看来,持续焦虑的本质其实就是‘攀比+无能’罢了。”
“焦虑是因为处于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状态中”。/Unsplash
“焦虑是因为处于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状态中,却又完全没能力去改变。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不会焦虑,他会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不满意去改变就好了。最蠢的就是对自己不满意,看了网上各路医美博主的经验之后,更焦虑得要死。没想着怎么变得更好,而是把焦虑转化为愤怒,骂博主制造焦虑、变相割韭菜,然后得到同样一群又焦虑又不爱动脑的人的附和和赞同。”
大大方方承认做热玛吉,明星们没有太多心理负担,网红们更是将之作为一种谈资,这也正是热玛吉等轻医美能火的原因之一。比起割双眼皮、垫鼻子那些需要动刀子的手术,热玛吉充其量只是一种抗衰保养方式,和打肉毒、玻尿酸如出一辙。
由于某些医美广告不能出现在正规的宣传渠道如电视、网络综艺节目中,因此朋友推荐和眼见为实,是医美圈的传播法则。这使得医美产业像曾经火爆的微商一样,在口口相传中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