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1日讯(记者邓桂明通讯员刘微陆璨)一场车祸让江西的阿美(化名)不幸毁容,右额部及右侧颌面部凹陷明显,面部损毁严重,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近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数字化工作室等多科联合协作,借助数字化外科及导航技术,将原本需要多场的手术“浓缩”为一场,帮助其重建容颜。
手术前后对比。医院供图
医院医务部主任黄耿文教授表示,本台手术实现了医美结合、医工结合及多学科结合,体现了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强大的综合实力。
面部凹陷明显,修复极为复杂
“右脸就像是被一拳打凹进去了,这叫我以后怎么见人?”作为一名容貌姣好的爱美女性,9个月前阿美不幸遭遇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医院积极抢救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面部畸形。
阿美无法接受毁容的事实,每天都备受煎熬,医院表示修复难度过大、无法手术。好在她的丈夫非常理解、支持她,医院无果后,最终来到了医院求诊。
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闵安杰副教授仔细检查后,发现阿美病情十分复杂,如果要让两侧面部修复对称的话,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首先,距阿美脸部受伤已经过去9个月,骨折块已畸形愈合,撬动及复位的难度较新鲜骨折更大;其次,因为是车祸时的直接受力点,阿美额骨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缺损,与硬脑膜粘连明显,手术剥离容易造成损伤,导致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第三,骨折部位多,错位明显,部分呈粉碎性骨折,难以精准复位;第四,除了右额部及右侧颌面部凹陷明显以外,阿美的右眼球也明显内陷、下移,需要和眼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科室配合手术。
先进导航系统搭配多科专家齐上阵
“颅颌面部复杂的陈旧性骨折一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只有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才能达到精准、微创、美观的效果。MDT(多学科会诊)可以发挥多兵种取长补短、协同作战的优势,不仅可以避免病人在不同学科之间来回奔波、甚至多次手术的困扰,还能大大提升手术的整体效果。”闵安杰副主任表示。
在口腔颅颌面畸形缺损修复重建MDT负责人吴晓珊教授的主持下,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数字化工作室等多个学科的教授们齐聚一堂,为阿美的手术方案出谋划策。
口腔数字化工作室梁烨主治医师与闵安杰副主任手术团队使用中南大学自主研发的E-3D数字化外科软件,利用镜像原理打印出与患者左侧面部完全对称的3D模型,对钛网进行个性化的预塑形。随后,通过电脑反复虚拟手术,确定了各个骨块理想复位后的最终位置,并将数据导入到了手术导航仪中。
据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苏彤教授介绍,这套刚刚引进的UEG手术导航系统是省内首台口腔颌面外科专用导航系统,能实现小切口下的精准大范围手术。对于颌面部异物取出、深部肿物活检、复杂骨折的复位、颌面部骨骼的整形、重建等手术,能极大地提高手术精度,减少不必要的创伤,代表了口腔颌面外科的新技术、新方向。
多期手术变一场搞定,数字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手术由多名医师共同主刀,在导航的引导下,专家们重新切开了已经愈合的骨折线,将各个骨折块松解、复位并固定,再用预制的钛网修补好了额骨、眼眶底的缺损。“手术过程中,我们反复通过解剖标记点验证了导航精度,骨块完全符合预期地回到了应有位置。”梁烨主治医师表示。
多学科手术。医院供图
经过1周的术后康复,阿美终于拆掉了头上的绷带,她急不可待地拿起镜子,看到原本的凹陷畸形全部得到了恢复,而且与左侧几乎完全对称,她终于开心地笑了。
以3D打印、手术导板、虚拟手术、术中导航、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将是今后医学发展的方向,能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医学模式。口腔医学中心主任蒋灿华教授表示,中心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这一战略高地,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工作室,购置了最先进的CAD/CAM、3D打印机、手术导航等设备和软件,并开展了临床的数字化服务。目前,已经取得了临床应用、课题研发、论文发表、专利获得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今后,中心将继续以最先进、最精准、最微创的医疗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