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手术5次之后,一般的医生看到我的眼睛不敢接了,我就再换整容机构和医生。总会有医生敢做的,因为他们想要赚钱。”
这是经历过数次失败的医美之后的小雯告诉我们的。
为了变美这件事,当事人越来越疯狂,而各种整容机构的乱象也更令人触目惊心。
行业乱象的内核病因是行业缺少“是非感”。人们似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是错的,甚至是假装不知道。
我们听到的医美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原因有很多,但直接给消费者造成伤害的,除了价格的不规范营销的违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药剂是否合法合规,医生是否具备资格证书并拥有足够的经验。
众所周知在医美领域,一名真正的整形医生,必须经过8年的学习,2年的规范培训和1年的科室轮转,最后才能修得资格。
但现在,由于医美行业的空前火爆,导致医美领域专业医生发生极度紧缺,在此状况下,行业门槛也开始逐步降低,从业人员的准入资质也越来越不严格,进而带来的风险系数不断增加。
另外,根据我国对整形药剂的管控条例规定,除了正规的,具备相应手术资格的整形机构以外,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可以进行管制类药物的购买和注射。但即便如此,在暴利的行业下,逐利的“黑医美”根本不会错过此次盈利的机会。
在医美火爆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多上不了台面的“黑医美”乱象。
从上游假货泛滥的“黑针剂”、“黑医疗设备”,到中游的非法违规的“黑机构”、“黑医生”,甚至渗透到下游营销的“黑渠道”,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在下文中,我们将对医美行业所存在的乱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容貌焦虑造就“黑医美”的一本万利
早在年,韦尔施就在《重构美学》中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认为是经济和美学联姻的必然结果。
在《颜值经济新消费趋势报告》的数据显示,国民消费力的稳步提升,也促成了颜值消费投入、颜值经济相关产业持续发展。
打开微博,和“容貌焦虑”相关的数十条话题频登热搜,阅读总量超过10亿次;95后年轻人中近八成人表示容貌焦虑;根据知乎容貌焦虑报告显示,在容貌焦虑结构上,女性占76.85%、男性占23.15%。
其次,从亲密关系差异上看,63.43%的单身人士有容貌焦虑,然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年单身人数高达3亿。由此可见,单身群体最容易产生容貌焦虑。
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弟子们说:“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
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让人们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多人感受到“颜值”带来的现实价值和利益,因此对“变美”趋之若鹜。有研究发现,同等情况下,一个公司的CEO颜值提高10%,公司的市值会相应提高1.17%。
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有了各种网络平台的“支持”,人们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帅哥美女,容貌焦虑度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达到顶点。
南京新街口某医美整形机构负责人告诉我们,“在如今万物皆卷的时代,高考毕业生以及大四学生在医美消费者比例中开始不断攀升,目的旨在新的圈子里能够展现更好的自己。”
据艾瑞咨询统计,年,国内合法合规的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2%,合法医师也只占行业28%,而非法医美从业者要超十万人;医美消费者.2万人,预测年消费者将达.3万人。
依照以上数据可以直观看到,在未来医美市场所预测趋势中,随着不同年龄段的医美消费者增多,“黑医美”规模也只会有增无减。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
为此之下,“黑医美”也开始变本加厉。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年中国合法医美机构数量约为1.3万,而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黑机构超过8万家,占全部医美机构数量的86%。另外还有约14%的正规医美机构存在违规经营现象。
显而易见,医美行业喜忧参半的境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黑机构”导致的。
我国明文规定,个人或单位从事医疗美容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这个角度说,绝大部分美容院不能提供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疗服务。所以,水光针、瘦脸针、微针等等你可以想到的针剂类项目美容院都不能做,但是却在绝大多数美容院存在。
更雪上加霜的是,廉价又缺乏安全性的“黑针剂”,在非正规机构的运营下越发如火如荼。据统计,非法针剂占比66.7%,非法针剂流通率50%+,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
其中每三支针剂中,就有两支为A货或水货。在监管触碰不到的“角落”,又使得“黑医美”可以肆无忌惮通过廉价的“黑针剂”摄取消费者的钱财。
二、廉价“黑针剂”直接坐实女性“茅台”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我国轻医美市场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显著高于手术类美容整形市场,约为65%至70%,其年复合增长率同样高于医美市场规模的整体增速。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高比重的轻医美背景下,市场上未经审批,成本几十块钱的玻尿酸、童颜针、少女针等成为了“黑医美”主要的盈利项目。
国内注射类产品开始增多。据新氧统计,目前注射类项目中玻尿酸占比高达66.7%、肉毒素32.7%。我国肉毒素占比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主要由于正规获批上市的肉毒素产品只有3款产品。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肉毒素在注射类项目中的占比分别为57%/67%,玻尿酸占比分别为40%/31%。
诚然,这看上去就是一个暴利并且未被充分挖掘的医美项目。
数据来源:新氧,中信证券研究部
南京新街口某微整形机构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玻尿酸一针普遍在块以上,大部分消费者都可以接受,打完一般都可以维持三到六个月。”
实际上,同样价格的背后是生产商对原材料成本的压缩,同时“黑医美”机构对消费者抬高价格来谋取巨大的差额利润。
据更美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无正规销售代理的假药出厂价平均2元,经过一级代理会加价为50元,再经朋友圈二级代理就成了元,最后用户看到的价格会变为涨到倍的元,产品溢价倍以上,利润极大。
显而易见,对于“黑医美”来说只要有了更低的价格,加上层层包装过的话术,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去选择低价的整形。其次,在求美心切以及正规医美高额的整形费用面前,即使明白会有更大的风险,也愿意冒险一试。
而且,目前医美市场,消费群体越来越低龄化,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有75%的准医美用户,月收入不足一万元,甚至许多00后尚未就业。为此,医美套路贷开始“盯上”了这一些低收入消费者以及在校大学生。
三、低龄化背后是肆意生长的“医美贷”
大量违规医美机构的盛行,助长了医美贷的各种乱象。以“即分期”为例,在黑猫平台的投诉多达件,其中大部分均与诱导贷款、协商退款有关。
再例如,5月11日,有网友在黑猫平台投诉即分期串通医美机构,违规贷款给学生,医美机构宣称免费医美,直接操作学生的手机贷款。
从相关报告显示,从年始医疗美容的分期市场规模在亿元,随后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如今,全球医美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阶段,根据国际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年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为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速为7.2%,到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2万亿元左右。为此,在巨大的行业前景前,“黑医美分期”开始诞生。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的医美分期利率是多少呢?
据消金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一般的医美分期的IRR(内部收益率)在30%左右,可以理解为利率就是30%。
对于偿还能力偏弱的年轻人而言,30%的利率已经是纯粹的“高利贷”了,比最高法规定的民间最高借贷利率15.4%还高了14.6%。除此之外,一旦借款人触及逾期,还会面临高额的手续费用,这往往对90、00后是最致命的。
另一方面,我们还从黑猫投诉上了解到,不少大学生通过各类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其中90%的投诉都属于高利息,最低15%,最高达到50%以上!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除了产品上良莠不齐、价格上的看人定价、资质上的不合规以及套路化的医美贷,现在医美的营销渠道也常常被诟病。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医美营销渠道的生态,传统的直客医美和渠道医美慢慢沦为补充的获客方式。
因为渠道医美的佣金实在太高了,中间商几乎拿掉50%以上,利润空间被压缩。即便如此恶性竞争依然严重,大半成本都花在营销上,整形医疗服务能有多好,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百度、抖音等搜索平台也是必争之地,竞价排名是一种彻底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只要关键词排名靠前,任何一家机构都可以捕捉到精准用户,哪怕资质不健全。
在某知名信息流公司做竞价的小张透露,每个月有大量的医美机构来做竞价,一个月最少投放万,而能至少带来万的业绩,ROI最高能做到5以上,妥妥的暴利行业。
社交媒体和消费文化互相催化,当越来越多人使用美颜软件之后,下一步就是尝试医美。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今国内医美市场约为0亿元,国内医美市场还有5至6倍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未来将会超万亿。那么相对而言,医美贷的市场仍然存在甚至更加野蛮生长。
变美这件事无可厚非,但是乱象杂生的医美机构,是不是也需要整一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