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整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美行业专题报告挖掘医美产业链上游药械投
TUhjnbcbe - 2024/4/28 17:04:00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国瑞,胡晨曦)

1中国医美行业增速快于全球,轻医美项目未来可期

1.1“医疗”+“消费”的双属性特征,决定了医美行业的高壁垒和高成长

1.1.1医美行业简介

医疗美容,简称“医美”,指主要通过手术、医疗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技术来改变外观或改善生理机能的所有医学治疗。医美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其中,手术类即通常意义上的整形手术;非手术类主要包括注射类医美、能量源类医美及其他。

医美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药械产品生产商,也包括药品原料供应商;中游为服务类机构,医院、医院,中小型民营企业以及小型私人诊所;下游为获客平台。

对比中下游,上游企业因技术研发投入大、对仪器精密要求高等因素拉高行业准入壁垒。同时,上游企业还是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环。

1.1.2医美行业双属性特征明显

从医美行业的发展历史看,早期的医疗美容主要用于战后的外科修复,后逐渐发展为人们对于外在美的追求。随着这种发展,医疗美容行业也从最初仅具有医疗属性,演变为“医疗”+“消费”双重属性特征。医美行业的医疗属性主要体现在:1)行业整体受政府的强监管,进入的门槛高,特别是上游药械生产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受到各国政府药械管理机构的严格审批和监管。2)医美行为不仅依赖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及效用,同时还高度依赖于医生技术水平,特别是手术类的医美治疗。

医美行业的消费属性则主要是体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外在美的需求。这种需求受人主观驱动的影响,但不具有刚性的特征,因此医美消费是一种可选消费行为。医疗美容本质上是医疗行为,但受人主观驱动力、个人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其又具有消费属性。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对医美行业进行分析:1)医疗的维度,强监管、研发技术的高门槛、产品布局的前瞻性、产品获批速度带来的先发优势等,决定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格局和利润分配格局。2)消费的维度,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决定产品的定位和竞争力。

1.2全球医美市场保持快速增长,非手术类增速显著高于手术类

全球医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年至年的年均复合增速(CAGR)为9.0%,年新冠疫情影响,市场规模较年减少15.72%;年至年的CAGR预计超过10%,达到11.1%,其中年至年,全球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而后5年增速缓慢降至个位数。

结构方面,手术类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显著高于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年以前,手术类市场规模大约是非手术类的4至5倍。近年来,非手术类项目因其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更低、更经济等因素,越来越受到求美者的青睐。年以后,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市场规模的比值预计逐步缩小至1.5倍左右的水平。从增速看,非手术类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手术类,预计年至年,非手术类市场规模的CAGR为19.3%,而手术类的CAGR为7.6%。

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简称“ISAPS”)最新的《年度全球医美报告》显示,年出于美容目的的整形外科手术同比下降了10.9%,全球77.8%的外科医生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了手术;非外科手术(主要是指填充和脱毛)则持续增加,同比增速为5.7%。从细分的项目上看,全球最常见的手术类项目在年期间基本没受到影响,其中隆胸手术占手术总量的16%,抽脂手术占15.1%,眼部手术占12.1%,鼻部整形手术占8.4%,腹部整形手术占7.6%。前五种非手术类项目也基本无变化,分别为肉毒杆菌毒素(占非外科手术总量的43.2%)、透明质酸(28.1%)、脱毛(12.8%)、非手术减脂(3.9%)和光子嫩肤(3.6%)。

1.3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结构呈现差异化

医疗美容近年来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提升。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市场规模自年的亿元增至年的人民币亿元,CAGR为18.9%,预计年将达到亿元,年至年的CAGR为15.5%。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增速高于全球市场。

非手术类项目市场规模的增速远高于手术类,预计年至年,非手术类项目CAGR将达到21%,手术类项目为14%;年至年,非手术类项目CAGR降至16%、仍为两位数增长,手术类项目增速则降为9%。和全球医美市场规模的结构不同,我国医美市场自年以后呈现将出非手术类项目市场规模大于手术类项目的情况,且非手术类项目/手术类项目的市场规模比值逐步从年的1倍左右增长至年的近2倍,说明我国的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增长空间巨大。从细分项目看,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年中国手术类项目前五分别为吸脂(占比17.07%)、鼻综合(8.64%)、眼综合(8.10%)、面部提升(8%)、隆胸(6.11%),非手术类项目前五分别为紧致抗衰(25.07%)、除皱瘦脸(20.22%)、玻尿酸(16.43%)、美白嫩肤(10.11%)、祛斑去色素(5.82%)。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在渗透率方面,仍然低于日本、美国、韩国、巴西等国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将每千人进行的医疗美容治疗次数作为渗透率指标,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渗透率为17.4次/千人,低于日本的29.1次/千人,远低于美国及韩国等医美发达国家。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年中国医美治疗次数为29百万次,预计年将增至72.7百万次,在年达到.1百万次。若按照14亿人口基数计算,我国医美行业渗透率在年和年分别达到52次/千人、次/千人。

我国医美市场具有以下3个特征:1)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远高于其他城市;2)年龄分布看,20到35岁为主力消费人群且20到25岁人群的渗透率最高;3)医美用户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的大部分医疗美容消费者来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医美渗透率达到了22.1%,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同时也表明,二三线城市未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发达地区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医疗美容机构和相关产品的供应更全面合规、医美接受度的差异等。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示,二线城市消费人群数量近三年来持续增长,至年这一群体比例已经达到18.33%,与一线、新一线城市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未来,二线城市有待成为医美市场新的增长极,预计,到年,我国医美用户规模将突破万大关。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医美消费人群分布不同,我国医美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20到35岁年龄段,其中20至25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最高,达到了40%,其次为26至30岁,占比为24%。从渗透率看,20到25岁年龄段医美消费人群的渗透率最高,达到7.7%,其次为26至30岁年龄段,渗透率为4.9%。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与第一财经联合调查的数据,59.2%的人在20-30岁就开始对衰老产生了压力,19.64%的20至25岁青年人对衰老感到“非常焦虑”。在身体机能衰老问题中,皮肤松弛、身材变形、白发与脱发成为大众最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美行业专题报告挖掘医美产业链上游药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