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不出来的本性
美国作家戴维
哈尔伯斯坦姆,关于朝鲜战争的新书《最冷的冬天》,我没读过,只在《扬子晚报》上读过一篇介绍此书的文章,但就这么一鳞半爪的介绍,让我想法很多。
哈尔伯斯坦姆通过讲述美国参战者个人的故事来介绍朝鲜战争,方式是夹叙夹议。他在书中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料,揭露了美*内部的黑暗、无能和腐败。是呀,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不便说的事情,现在可以说了。
其实美*打仗的时候,很多事情是瞒不住的,尽管他们想瞒。在伊拉克虐待俘虏,在韩国强(空格)奸妇女,关塔那摩监狱虐囚……基本上是在第一时间曝了出来,当事者也逃脱不了法律惩罚。但这并不能说美*之中就没有了黑暗,也不能肯定其士兵是可爱的人。哈尔伯斯坦姆在书中说,朝鲜战争期间,美*三个打了败仗的*长,两个很快升了官,从少将晋升为中将,这不是勉励*官,而是因为“美*有条法则,高级将领战败以后,*方要想方设法地保全其名声,务必尽可能地降低其名誉所受到的不利影响。”这样的“潜规则”大概跟美*“第二十二条*规”一样,不见载于文字,但确实存在。
作者对麦克阿瑟极为反感,但却对他的继任者李奇微比较欣赏。李奇微1951年接替沃克中将担任驻朝美*司令,一年后接替麦克阿瑟担任美*驻远东总司令。这家伙极会装神弄*,胸前总是挂着一枚手榴弹和一个急救包,好像随时准备上前线冲锋陷阵似的。但明眼人都知道,如果美*驻朝最高司令官李奇微上阵拼命,美*恐怕已经全线崩溃了。我则怀疑他胸前的手榴弹是没有炸(空格)药、引信的空壳。李奇微心狠手辣,发明了“绞肉机”战术,用优势火力来破坏 阵地,致使 伤亡惨重,李奇微常用尸横遍野来形容。其实美*也伤亡很大,朝鲜战争期间美*的编制是每团3800人。美*第二师受到重创以后,三个团分别损员1178人、1174人、545人。对这些,哈尔伯斯坦姆也没有隐讳,照实写了出来。
李奇微等美*将领在用“绞肉机”对待敌手的时候,何尝又不是用同样的手段在绞杀自己的同胞?可见战争,不论输赢它付出的一定是生命,宝贵得不能再生的生命。所以,这类文字很能让人反思,在当时满腔热血,赴汤蹈火为之以命相搏的战争,随着时间推移,常常会令人有所疑问: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当然,抵御外侮则当别论,但很多国家的战争大都是手足相残。难道人生下来就是要在不断的争斗中才能存活?人活在世上,每一个生命体都应该充分享有神圣权利,而这种权利常常被挑唆得成了炮灰。那些满口牺牲呀、民主呀、独立呀、解放呀的人,为了某种目的也常常拿平民的生命当作筹码。
这本描写朝鲜战争的书,对战争的主要对手,也作了相应记载,据说还比较客观公允。对中国人民 部队亦有许多赞扬,说战士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富有牺牲精神,称赞 司令员彭德怀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些都是我喜欢读到的。当然也有不喜欢看到,或者国内出版的书中不可能见到的情景:美*士兵理查德逊和几个同伴一路逃命,“在一座房屋前停下,先前美*曾在此处临时储存了*需品,但现在屋里满是中国伤兵。中国人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听上去是‘shwee,shwee’。理查德逊后来才知道‘shwee’在汉语中是水的意思。后来他们到了一处河床,这里有更多的中国人,都是飞机炸弹的受害者,大部分已经死亡,有些人还活着,或者说勉强还有口气,他们举着茶杯,求人给口水喝”。
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我们知道,战士缺衣缺食,上甘岭缺水都让人感动万分,但我们同样也看到我们的战士“一口炒面一口雪”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最可爱的人身上,他们英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哈尔伯斯坦姆笔下,几百名 举着茶杯讨水救命的镜头让我伤感,也有点失望,最多的还是震撼。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些镜头更加让我看见了人本性的顽强,在干渴面前,只要给口水喝,敌人就可能不再是敌人。
人性乃本能,装是装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