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年高考结束后,医院都会迎来一波毕业生医美潮。
中学生该不该做美容?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图源:视觉中国
1
医美消费年轻人超半数
年行业调查显示,医美消费群体日趋年轻化,“95后”“00后”占比过半。而高考结束后的学生更成为暑期医美的主力*,不止女生,不少男生也加入了“悄悄变美”的行列,其中最热门的项目是眼部和鼻部整形。
学生做医美,有些是合理的身心需求。唇腭裂、外耳缺失、创伤畸形瘢痕……这类严重外观缺陷影响到生理机能,可以通过整容手术解决。还有一些青年因为受到青春期内分泌影响,被痤疮、痘印所困扰,产生一定心理负担,也可以用医美的方式解决。而水光针、热玛吉等热门的抗衰项目,青年则完全不需要。
学生做医美,更多的是受到消费主义不断制造的容貌焦虑影响,是非必要的。一些整形机构通过广告、网络红人、明星,不断暗示年轻人的身材相貌不完美,想要成功就必须改变外表。还有一些被消费洗脑的家长认为,医美要趁早。于是,一些高考医院,开始割双眼皮、垫鼻子、填下巴……
还有一些年轻人过度追求医美,其实是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人认为自己求学、就业不顺利,是因为颜值不够,不惜借高利贷也要整容。还有人为了成为“网红脸”,进行上百次手术。他们需要的不是医美手术,而是心理治疗。
2
自然和谐就是美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杏眼、桃花眼、小鹿眼、丹凤眼,都是美的,绝不是只有“网红锥子脸”“超大眼睛”才是唯一的美。很多做了医美的人因五官过度相似,被称为“同一个美容医生生的”,这样的“孪生量产美人”实在可悲。
合适的才是美丽的。比如前几年很流行欧式大双眼皮、高耸的鼻梁,很多中国人做完之后,看起来非常突兀,并不适合面部轮廓比较平的我们。因此,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面部特征、身体条件和整体风格。有人开内眼角之后炯炯有神;但有人本来瞳距比较近,再开内眼角就会比例失衡,变成斗鸡眼。
在一个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中,美是千姿百态的,美是尊重个性的,美是有文化传承并与自身条件协调的。自然、和谐,接纳自己,越来越成为健康社会的美学追求。
3
没有健康就没有美
学生做医美一定要慎重,因为审美还不稳定,身心发育也不完全成熟。如果确实需要做医美手术,且父母支持,医院和医生。每年都有年轻人因在没有资质的美容院、小诊所做医美,导致毁容、甚至丧命的悲剧。
没有健康就没有美,不正确的求美反而伤害身体,比如古代“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畸形美学导致的死亡。类似现代的饥饿减肥、截骨增高,都是不可取的。
外表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依据,但外表并不是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唯一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应该保持外表干净整洁,尊重多元化的审美,不被商业运作所左右,接受独一无二的自己。
最美的化妆品就是自信的笑容,最美的体态就是自信舒展的身姿。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李峥嵘亲子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