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梨树的整形和修剪(修枝)是促进幼树尽早结果、成年树每年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因树而异,因树龄而不同”的原则,掌握梨树的生长特性,理清修剪思路,采用正确的修剪方法适树整形修剪为好。
梨树整形
果树整形是指通过人工修剪和一些辅助措施,将果树的骨干枝条和树冠整理成人们需要的结构和形状的技术。
梨树常见的树形主要有三种,不知题主在哪个地区,我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树形的情况。
1,多主干自然圆头形:这种树形在华北地区常见。它的主干比较高,没有中央领导干,在主干顶部形成5-6个大主枝,向周围分布,各主枝自然向前生长,在旁侧形成二、三级枝条,整个树冠稍成下垂形状。其特点是主枝不分层,通风透光比较差,内膛容易少光,树体虽然大,但有效结果面积比较小,结果部位通常在树冠外围。
2,多主干开心形:它的主干比较低,主枝3-4个,斜立向外,开张角度在30-40度之间,构成了树冠的骨干枝条。在主枝上生长出二级侧枝,通常水平向外伸展有3-4层,形成一个空心的半圆形。其特点是通风透光良好,内膛小枝不容易早枯,结果部位多,树冠结构比较紧凑,抗风力比较强,但缺点是树冠形成比较晚,结果比较迟。
3,疏散分层形:这种树形在新建设的梨树园可以采用。它的树形的主干低,以中央领导干为中轴,通常主枝4-5层。第一层主枝3-4个,第二层2个,以上各1个。注意层间距离下层比较大,上层比较小。在各主枝上有二、三级枝条。其特点是树形形成比较容易,结果比较早,能通风透光和内外结果,整个树形比较紧凑。但要注意,一些品种的直立性强,不容易整形。
修剪(修枝)
梨树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剪的方法要根据梨树品种的特性、树势、树龄、栽培管理条件而定。根据梨树不同生长时期的修剪原则和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幼树和初果树:幼龄树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树体的坚强骨架,使树冠迅速扩大,尽早成形,为以后稳产高产结果打好基础。修剪的原则是必须在注意整形、培养骨架、扩大树冠的基础上,尽量多留中壮长枝条,并且及时拉开,增加萌芽率,提高短枝条的比例,促使小枝条尽快形成花芽,达到开花结果目的。初果树的修剪任务是及早使树定型,重点培养结果枝组,促使及早进入盛果期。
具体注意两点:一是矫正梨树的直立生长,梨树幼树的直立生长枝条多,容易形成抱头现象,修剪时多采用撑、拉、别的办法使其开张角度,达到多通风透光的目的。二是矫正树冠上强下弱现象,梨树幼树极性生长强,通常容易出现上强下弱、中心头强、骨干枝弱的情况,修剪时要注意控制极性,可以采用疏或缓放一部分直立枝,或者把强头换成弱头的办法解决。另外为了促进它多发枝,除了一部分旺长枝进行缓放使其形成花芽,而后留一定数量的花芽回缩结果外,其余枝条均进行短截,促进发枝,以后强枝进行缓放,弱枝短截或不剪。
2,盛果树:这时梨树生长发育特点是,每一年新梢生长量减弱,树冠扩大比较慢,树冠内部小枝增多,,大量结果。随着树龄增长,下层主枝容易下垂变弱,上层主枝容易生长强旺,影响下部枝条的光照等。修剪原则需要调整骨干枝的角度,控制上强现象,及时修剪影响光照的枝条,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更新结果枝组,达到维持树体健壮,延长稳产高产年限。
具体修剪注意:一是每年要对骨干枝头进行短截,加强肥水供应,使每年新梢能达到30-40公分的长度,如果生长量达不到20公分时,要进行更新复壮。二是修剪要求上稀下密、外清內细;对结果枝组更新时,要采用多短截少疏放的办法,做到有压有放、放压结合、轮流更新、循环结果。对每年结果的枝组要留强去弱,及时更新。
3,衰老树:表现为树势衰弱,树冠残缺不全,骨干枝通常出现枯死的现象,树冠内部小枝枯死多,主枝基部通常萌发徒长枝条,树冠缩小,产量降低。这种梨树修剪的任务是,更新树冠,培养徒长枝结果,并且更新结果枝组。
综上所述,梨树的生长特性是比较特殊的,它的整形和修剪必须按照它的生长习性进行。常见的树形有三种,各有特点,如果栽培梨树建园,可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因为各地环境条件不同、栽培品种不同,选择的树形也不一样。梨树的修剪(修枝)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可根据不同的树龄、树势,适树修剪为好。
(文字原创,图片引自网络)